2012年5月30日 星期三

第15屆紀錄片-少年囝仔觀後感

撰寫者:劉家如


       藉由深入了解探討青少年中輟生議題的紀錄片,讓我們了解有些誤入歧途的青少年的成長歷程和經歷,雖然無法肯定未來的他們能改變別人對他們的印象,但是我相信他們本質真的不壞,只是希望大家多關心他們一點,每個人背後都會有一段故事,不是從表面看來就能了解每個人的為人處事,甚至是否定才能。用刻板印象中的觀念就說沒什麼原因他們就是不學好、愛玩、沒出息、混幫派這種直接詞彙來看他們,如果我們不認識他們那實在沒有權利做這種評論,了解從旁觀者角度深入探討開始。
    
       根據研究,中途輟學不只是教育問題,還牽涉人力與教育資源的浪費,還未畢業前就離開學校,造成許多中輟生因教育缺乏,使他們成人生活中處處在經濟、社會受到限制影響輟學者的生涯發展,更導致失業與社會犯罪問題,少年犯罪成因多樣且複雜,中輟生家庭分析王順民指出以單親和原住民家庭的中輟又居多的客觀情形,著實說明了中輟現象已經具實成為社會問題學校中輟問題是我們教育和經濟系統相當擔憂關心的問題。
        每當在報紙上看到中輟生犯罪情形,如果犯罪的人是從單親家庭出現的總是會特別被凸顯出來,演變成只要往後看到類似相關新聞大家就會說一定是家庭不完整、隔代教養、單親家庭,這種貼標籤的貼標籤行為有時候真的使人感到無力,社經地位低、親子關係不佳、衝突性溝通、兄弟姐妹輟學、違規犯過、畢業後未繼續升學,是成為中輟生常見原因,或許是沒有可以紓發情緒的橋梁、沒有可以講心事的大人、沒有同年齡的兄弟姊妹一童學習成長,教育條件不夠完善造成,但這個成因有成千上百種可能性。孩子是未來的主人翁,國、高中沉重的升學壓力是大家必經的過程,如果性向不在於學習其實可以朝更廣的方向如音樂、飲食、服裝多元方向前進,不只是一定要當醫生、律師、老師,才能為人稱道,減少中輟生的失學率、減少更多青少年犯罪率,其實我們應該要一起關心協助他們。


相關連結:

[影片資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