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家綺學姐在大一剛進來時其實也和李宜珊學姐一樣沒想過會念傳播藝術系,本來想念視覺傳達,個性比較特立獨行的她,每次想到要分組就很頭痛,其實曾經考過轉學考的她,有考上實踐大學的服裝設計系,但她說人生中很少遲到過卻在報到當天遲到,最後也沒有轉學成功,家人其實也反對她轉系,人生中其實有很多的不如意,希望落空的她也想說那就把大學念完,而這些考驗也變成她累積經驗的過程!
正式開始上拍片的課時,對於美術方面有興趣的她也發現有美術這個職位,就從中尋找樂趣,在這個職位上做她想做的事,當然一開始對這方面是沒有任何經驗的,她也上網找了很多資料,發現其實以前做平面設計所累積的美感也派的上用場,只是應用到不同的領域去做結合,且不光只是對美術,學姐在攝影、鏡位和光的研究都有興趣。大二開始分組時她也一直堅持要做美術,結果意外地到大四時,感覺只要講到美術,大家都會來找她。
人生的第一部拍得片是60年代的鬼片,她為了研究60年代的風格還特地看了花樣年華等相關影片去找資料。公播時,還被系上的老師誇獎,就覺得可以一直在美術這方面堅持下去,曾經也嘗試過其他職位,但對於美術這方面還是比較專注。
在大學四年的過程中,也是積極地參加校外活動,本來對平面設計有興趣的她,剛好在網路上看到大陸的一個獨立雜誌主要是介紹一些台灣的獨立樂團和藝文空間,需要在台灣找一個特派記者,她就跑去嘗試了!常常跑到台北參加音樂祭,在藝文空間拍照、採訪報導,過程中也認識很多藝文人士,和他們聊天的過程裡學到了很多東西,雖然常常翹課,她卻把這段時間轉換成自己有興趣的事來做,從中所獲得的收穫才是最重要的,畢業後這些經驗對她也還蠻有幫助的。
畢業作品:少年不戴花
范家綺學姐和我們分享了三部他在業界開始工作時曾經執行的美術短片,這三部共通點都是風格比較強烈,且重點是預算都偏低,還蠻適合現在正在拍片的我們。
《恐懼屋》,就是當初她在導演工作室時,導演的學生剛好要拍一部有得到輔導金的短片,導演推薦他擔任這部片的美術,她說這部片最大的挑戰大概就是為了要呈現舊式的牙醫室她找遍了台北各家牙醫診所尋找牙醫床,重點是還不能太新,且空房間是在一棟公寓裡,還得要把牙醫床拆掉再搬上去二樓重組,而牙醫診所所需要的東西也都要符合舊式的感覺,在這方面她找了許多的資料,最後也入圍了第32屆金穗獎。
《警察遊戲》,和《恐懼屋》是同一個導演,其中主角的家也是一間空屋,而遇到的挑戰是房間裡需要大量的動漫模型,學姐也跑到了動漫展上面尋找道具,預算低當然不能用買的,學姐靠著一直和老闆聊天,打好關係,順利的其中一個老闆願意借她模型。當然警察最欠缺不可的是手槍,因為劇情有槍戰的部分,所以道具槍〈動作槍〉的聲音也是很重要的,這部分也是尋求各種管道,甚至還押了證件也簽了保證書。
相關連結:http://www.ezz-file.com/demosite/apff/chv/04-films/shorts/The_Police_Game/04-Films-Short-Police.html
《慢吞吞小學》,影片中因為劇情有點是希望時間過得慢一點,所以有使用到了高速攝影機,有一幕剛好要拍攝果凍彈起的畫面,為了這個畫面學且還特地做了最硬到最軟各種果凍,就為了達到導演要的很彈的效果,然後也為了要呈現國小的感覺,也跑到了許多學校借道具,尤其整個風格是有點可愛、溫馨,但卻不能太過度,且因為是在山上拍攝,在道具的搬運上也有點困難。
相關連結:http://blog.sina.com.tw/movieseeds/article.php?entryid=628559
以上三部片學姐告訴了我們,即使預算低,還是可以做到你想要的風格。此外學姐即使到了業界還是有持續地在做平面設計、平面攝影、服裝設計這三方面的相關工作,繼續地發展她的興趣,期待范家綺學姐能夠繼續創作更多的作品,讓我們目睹更多她在美術這方面優秀的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