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30日 星期三

第14屆劇情片-番茄醬童年觀後感

撰寫人:黃千瑋


        本片一開始,哥哥(男主角)出現在某一個隧道,他不斷奔跑,尋找出口,卻一直無法走出去,畫面還使用特效將人物做了處理(扭曲、短暫消失、殘影),並加了噪音,造成了一種不安、失去方向的感覺。然後,背景轉黑,噪音也持續出現(不過這次比較接近人聲),最後他終於找到了出路,也了解到了一開始不安的原因_媽媽生了重病住進醫院。住院的媽媽身邊,還有爸爸、祖父和妹妹陪伴著她。妹妹難過得跟他說媽媽要離開他們了。哥哥雖然也很不安,卻還是打起精神安慰妹妹,並和妹妹一起去看媽媽。而在他們去找媽媽時,碰到了醫生和護士,醫生似乎還對他們說了什麼,但醫生的聲音被刻意弄得模糊不清,根本無法知道他們在說些什麼,背景也刻意使用了黑色。這段畫面顯示,他們此刻仍然很不安,很想快點見到媽媽,所以醫生說了什麼他們根本沒聽進去(現實中也同樣會有這種事情發生,對於自己不想聽的話,聲音就會變得比較小)。他們和媽媽說了些話,而哥哥發現他們的媽媽睜開了眼睛,之後卻又吐了血,情況突然變得很不妙,而他們還被醫生拉開,然後畫面突然轉為葬禮,原來之前的事情都是作夢,而媽媽已經去世了。這樣的轉折乍看之下相當離奇,其實這段是帶有一種被拉回現實的含意。正當哥哥他打算喝口水稍微喘口氣時,突然停電了,還因此被拿蠟燭來的妹妹嚇到。然後他們聊天了一會兒,妹妹突然拿出了兩包番茄醬,而讓兩兄妹回憶起了他們的童年。

        接下來開始使用交叉剪輯(童年往事和媽媽葬禮)。他們兩兄妹的童年使用了類似卡通的手法來凸顯了小孩的天真和頑皮。但也不是完全都是歡樂的,片中還加入了許多家人之間情感的戲,像是對已死爸爸的思念(這位爸爸還一直跑出來搶戲)、祖孫之間的情感(祖父從頭到尾都不說話有點可怕)、祖父的死亡(爸爸還來接他)等…。

        最後,哥哥在媽媽的葬禮上唱了一首歌,唱完後,已去世的爸爸、祖父和媽媽,還有小時候的兩兄妹都出現了。這段則是這部片的重點:即使已經消失,只要回憶還在,它就會永遠存在。

        我很喜歡這部片,因為它有非常有趣的地方(卡通一樣的童年往事,還有一點詭異的氣氛),而且還加入了許多親情、人生無常的劇情,每一個片段都緊緊得抓住了我的心,讓我非常感動,這大概也是劇情片好看的地方吧!


相關連結:
[影片資訊]






 

第15屆紀錄片-少年囝仔觀後感

撰寫者:劉家如


       藉由深入了解探討青少年中輟生議題的紀錄片,讓我們了解有些誤入歧途的青少年的成長歷程和經歷,雖然無法肯定未來的他們能改變別人對他們的印象,但是我相信他們本質真的不壞,只是希望大家多關心他們一點,每個人背後都會有一段故事,不是從表面看來就能了解每個人的為人處事,甚至是否定才能。用刻板印象中的觀念就說沒什麼原因他們就是不學好、愛玩、沒出息、混幫派這種直接詞彙來看他們,如果我們不認識他們那實在沒有權利做這種評論,了解從旁觀者角度深入探討開始。
    
       根據研究,中途輟學不只是教育問題,還牽涉人力與教育資源的浪費,還未畢業前就離開學校,造成許多中輟生因教育缺乏,使他們成人生活中處處在經濟、社會受到限制影響輟學者的生涯發展,更導致失業與社會犯罪問題,少年犯罪成因多樣且複雜,中輟生家庭分析王順民指出以單親和原住民家庭的中輟又居多的客觀情形,著實說明了中輟現象已經具實成為社會問題學校中輟問題是我們教育和經濟系統相當擔憂關心的問題。
        每當在報紙上看到中輟生犯罪情形,如果犯罪的人是從單親家庭出現的總是會特別被凸顯出來,演變成只要往後看到類似相關新聞大家就會說一定是家庭不完整、隔代教養、單親家庭,這種貼標籤的貼標籤行為有時候真的使人感到無力,社經地位低、親子關係不佳、衝突性溝通、兄弟姐妹輟學、違規犯過、畢業後未繼續升學,是成為中輟生常見原因,或許是沒有可以紓發情緒的橋梁、沒有可以講心事的大人、沒有同年齡的兄弟姊妹一童學習成長,教育條件不夠完善造成,但這個成因有成千上百種可能性。孩子是未來的主人翁,國、高中沉重的升學壓力是大家必經的過程,如果性向不在於學習其實可以朝更廣的方向如音樂、飲食、服裝多元方向前進,不只是一定要當醫生、律師、老師,才能為人稱道,減少中輟生的失學率、減少更多青少年犯罪率,其實我們應該要一起關心協助他們。


相關連結:

[影片資訊]

第14屆廣告片-上山採藥護唇膏系列廣告觀後感

撰寫人:黃千瑋


本片是一系列強調產品_護唇膏_在塗抹之後可以保持嘴唇光滑有彈性的廣告,一共有三小篇:

第一篇:自殺篇
本篇是說女主角想跳樓自殺,但因跳樓前塗了護唇膏,
結果跳下去之後,嘴唇先碰到地面彈回原位。

第二篇:車禍篇
本篇是說男女主角騎著摩托車要去約會,而男主角想跟女主角告白沒注意路況,雖然在被車撞前緊急煞車了,女主角因煞車力道太強而彈飛出去,但因塗了護唇膏而又彈回車上,只是男主角似乎想殉情自己跳出去撞車了。

第三篇:單槓體操篇
本篇是說一位單槓體操選手在比賽花式單槓,在旋轉又旋轉之下,突然手滑摔了出去,正當大家認為他要失誤時,他的嘴唇先碰到地面而完美落地,原來他在比賽前已經塗了護唇膏了。


三篇都是運用誇張搞笑的方式拍攝,所以即使有自殺和車禍鏡頭,畫面色彩都還是非常鮮豔,所以也不會讓人感到不舒服,而且因為有彈飛出去的鏡頭,所以拍攝前的安全措施和事前教育都必須要很完善,以免發生意外。

我想劇組在拍自殺鏡頭時,女主角一定很害怕吧!這是一定的,要是我絕對跳不下去。還有如果這支廣告要給小朋友看的話…,可是要好好教育一下才行,畢竟危險鏡頭太多了,大哥哥和大姐姐是有練過的,小朋友千萬別模仿喔!

第一篇的畫面剛開始是一群人說說笑笑,互道早安,突然有背包從高處落下,造成恐慌,之後才開始拍攝女主角。我還蠻喜歡這樣的安排的,留給觀眾一點放鬆的時間,再來才告訴觀眾有人要自殺,這樣可以讓觀眾完全進入到這支廣告之中,這也是廣告的目的之一,吸引人注意。



相關連結: 
[影片資訊]



第16屆金傳整合行銷-小君黑輪【受訪者:楊皓然】

訪問對象: 第16屆金傳整合行銷-小君黑輪【受訪者:楊皓然
組員:周曉彤、楊皓然
採訪人員: 劉伊庭
 
Q:請學長稍為介紹一下為小君黑輪做整合行銷的過程
楊皓然:整個過程其實說來話長,從一開始小君黑輪其實並非我本人所找尋的店家,是另一位組員品嚐過小君黑輪後親自接洽的,起初因為不知道小君黑輪的定位,與消費者的習性,所以花了許多時間與功夫做了附近校區的問卷調查,好讓我們更了解店家定位,而調查結果進而成為日後規劃活動的考量之一,我認為調查消費者的消費習慣是非常重要的,會讓規劃活動時可以增強效益減少失敗,在201112月前,我們做了很多個實體活動,發現效益不如大家預期,也讓店家對我們的信心大受打擊,雙方紛紛失落,沉澱了幾天後,利用寒假的時間,便大方向改變行銷手法,改從形象塑造著手,卻得到意想不到的結果,意外的幫小君黑輪成功塑造出精緻美食低消費的好形象,進而得到全國廣播的節目介紹,到現在的食尚玩家,都是超出我們當時所預期的效果。這一年經過很多事情,學到很多平常所學不到的,我始終相信如果有盡心盡力,果實都是美好的。

Q:你與你的另一名組員,在執行過程中有發生爭執或意見不合嗎?如何解決?
楊皓然:我與另一位組員爭吵的非常嚴重,幾乎每做一個活動都會爭吵一次,爭吵的原因可能是活動理念不同,但最大原因則是做事方法不同,我組員做事較溫吞,我則是非常的急,什麽事情都要提前好幾天做好,所以常常為了對方的做事方式不能互相認同而爭吵,我認為一個團體裡面一定有一個黑臉與白臉,但很不幸我就是那個黑臉,我不在乎別人怎麼看我,我只在乎我事情有沒有達到我要的目標,我認為如果一個團體裡面沒有黑臉,這個團體的成品就不會達到完美,因為大家都不敢吭聲,想說什麽事情就算了,但是算了的背後其實放棄了很多可以改進的地方與成長的地方,我與組員爭吵其實沒有特別如何解決,只有互相忍讓,讓事情可以趕快完成,這就是解決方法,因為一但事情完成了,自然所有的事情都迎刃而解了,我最後要提醒學弟妹,如果你是一個很敢表達意見的的人,在團體裡面不要怕變成砲灰,勇敢說出意見!因為一個團體裡面就是需要一個你這樣的人,有人提意見,有爭吵、有討論才會有成長!

Q:在執行整個企畫的過程遇到了哪些困難?如何解決?
楊皓然:遇到困難除了上面提到與另一位組員的磨合外,再來就是與店家的溝通方面,有時無法達成共識,因為店家生意利潤極低,但是我們都知道,不管做什麽活動都是要有誘因,如果誘因不大將會決定活動帶來得效益大小,所以我們組員加上我只有2位,所以在活動經費上與活動誘因上面都會大打折扣,而且因為組員人數少,很多活動DM都沒有人手可以幫忙發放,導致無法很好的將一個活動發展的淋漓盡致,所以前期的實體活動都沒有讓我非常滿意,最挫折的是企業主對我們的失望,讓我信心大受打擊,所以經過思考過後,我提議企業主將不動到生意利潤的情況下,來提升自我店家形象,進而吸引顧客前來消費,我們採取這種拉式的行銷手法後,在推出網路打卡送青菜的活動,沒有想到效果顯著,粉絲團人數持續上升,大家參與度極高,因為有了網路媒體的曝光,意外先得到全國廣播的介紹,三立新聞台的報導,再後來的食尚玩家推薦,我覺得遇到困難時要山不轉路轉,既然企業主明白表示資金不多,那就採取另一種低成本的行銷手法,也許效果會比原本的來的好很多!

Q: 即將要畢業了,請問學長未來的人生規畫是什麼?(相關工作/再進修……)
楊皓然:至於未來的人生規劃,當然就要先完成男生的義務去當兵,也可以趁機沉澱自己的心情,好好的磨練自己所欠缺的耐心部分,出來之後將延續自我的興趣,希望可以善用自己的特長,找到行銷企劃相關行業,例如某間公司的產品行銷部,一個新產品上市需要企劃通路與行銷策略這種類似的工作,也希望在空閒時間充實自我的語文能力,除了跟亞洲地區行銷外也期望可與國際行銷接軌,進修的部分暫時沒有打算,我認為社會在改變,現在有些行業要的是經驗而不是高學歷。

Q: 接下來學弟妹們也要開始籌備自己的畢製作品,這次金傳得到整合行銷最大獎,可以分享一些行銷小撇步嗎?
楊皓然:我其實沒有什麽的行銷小撇步,我的行銷想法來自於對這個企業的了解,在接觸一個企業前,我不會一昧的一直提企劃活動給企業主要他們出資金給我們做活動,我會先與企業主聊天,從聊天過程中了解企業主的個性與想法還有他對我們的期望,要求,與限制,然後再從這幾個點去思考,有什麽活動符合企業主提出的要求,可是在這個前提下要有足夠的洞察力與對現在每天在改變事物的敏感度,這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我本身在外的工作是行銷類,所以對於顧客與事物改變的洞察力增強許多,要切忌當要提出一個行銷活動給企業主時,不要自己當獨腳戲一直講這個活動要多少金費,需要什麽人力等等,其實企業主想聽到的是你們這個舉辦這個活動能給他們帶來什麽效益,這是企業主最想知道的,就像以後去外面找工作,老闆除了知道你會做什麽以外,也最想知道你能為他們公司帶來什麽改變,然後要以最樂觀的角度告知企業主這個活動的好處與壞處讓他們自己去做評估,最後要讓企業主信任你們,這也是很重要的,只要有信任,很多事情都很容易解決而且進行的很順利。

Q:在朝陽四年印象最深刻的是什麼?(老師/同學/活動/學校……)
楊皓然: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是自從加入傳流網之後,更知道自己要什麽,還有自己特長在哪裡,還有維哲老師的一番話,老師說:就算現在大家是分組做事,但也要把自己當成是一個企業在經營,如果經營不好公司將會倒閉,這段話給我很大的啟示,我們不管在做什麽事情都要以做到最好為目標,如果做不好也等於是砸了自己的招牌,所以我們都要為自己而努力,為團體為公司而努力!也許短時間看不到努力的成果,但是我相信到最後你一定會是最成功的那個人!

Q:這次畢製你們運用了哪些傳播系上所學的技巧或方法?又有哪些是經過這次畢製第一次學到的?
楊皓然:這次運用了在傳播系上所學的基礎拍片技能,幫小君黑輪拍攝了一支廣告約2分鐘的宣傳短片,起初本來沒有這個打算,但是為了因應黑朝影展的宣傳,我們臨時起意拍攝了一支影片,並非普通的幕後花絮影片。
這次畢製讓我發現與外面的企業主接觸過後,很多事情不是自己認為是對就是對,自己要幹麽就幹麽,很多事情都是需要討論在討論的,才會有現在的結果!

Q:你自己認為這個小君黑輪的整合行銷還有什麼地方需要改善?你自己最滿意的部分又是什麼?
楊皓然:我最不滿意的地方是廣告短片的部分,因為我是靜態組,所以理所當然不能租借系上的器材,所以得靠自己的力量,盡可能找尋畫質最好的單眼相機,自行拍攝影片,因人手不足,變成自己要當導演,攝影,製片,結果因為是低成本的影片所以成像效果並沒有在水準之上,這一點是我非常覺得可惜的地方,最滿意的地方是我特地自己自費購買單眼相機幫小君黑輪拍攝了14張美食照,推出後廣受好評,連專業的老師都稱讚有雜誌的水準之上,讓我信心大增,這個部分是我最滿意的,再來就是小君黑輪粉絲團的管理,跟舊的粉絲團比起來,我有之前管理傳流網的經驗,在接手小君黑輪粉絲團後,人數持續上升,好形象大增。最後就是很高興上了食尚玩家,我想這個是很多美食店家最需要的!


Q:學長的夢想是?(個人/工作…..)
楊皓然:我的夢想就是希望以後可以善用自己的特長從事自己有興趣的工作,並期許自己在30歲前能當個真正的行銷人並也期許自己能做跨國界的行銷!

Q:你們為小君黑輪拍攝廣告構想是什麼?是否達到預期效果?
楊皓然:影片構想來自於企業主表示店家的特色是,對客人真誠,熱情,像家人一樣,在現在很多店家都很缺乏這種氣氛,所以我當初的構想是在喧鬧城市中找尋最單純的感動,直接呼應了企業主的理念,而效果有沒有達到預期,我覺得一半一半,一半是很多潛在消費者在觀看粉絲團時可以光看影片大概了解店家內容,而不需要依依觀看文字,但另一半則是成像效果不如預期來的好,沒有專業水準。


Q:小君黑輪如何能號召到這麼多媒體來做採訪?祕訣是什麼?
楊皓然:為何能號召這麽多媒體,最初是我們指導老師淑慧老師的牽線,才有第一次的廣播媒體曝光,廣播媒體曝光過後,才有其他媒體的曝光,所以要先感謝淑慧老師的牽線,再來為何後來會接受三立與食尚玩家的報導是因為,在3.4月份的時候新聞在炒油電雙漲問題,他們剛好要做一個便宜精緻的美食報導,因為有了之前拍的14張商品照,成功將小君黑輪打入精緻美食低消費的形象,所以剛好吻合他們所需要的,所以才獲得報導,我認為行銷沒有什麽特別的秘訣,如果硬要說,我的秘訣就是將負責的店家形象做到最好,讓大家看見這間店的改變,藉由民眾的渲染,媒體的露出是早晚的事情!








2012年5月28日 星期一

第11屆黑朝電影-少年不戴花【美術 : 范家綺】

訪問對象: 第11屆黑朝電影-少年不戴花【美術 : 范家綺
採訪人員: 黃千瑋

<<學姊目前美術工作>>

Q:當初拍少年不時為什麼選擇作美術?
范家綺:從小時候就特別喜歡畫畫,而且一路成長的過程中似乎也在不知不覺中就朝著這個方向前進,好像我一直知道自己最喜歡的就是這個的感覺,這也是我自己覺得很幸運的地方,我幾乎沒有對於自己喜歡什麼做過疑問,所以在進入傳播藝術系之後我知道有美術這個職位,就一直朝著這個方面去鑽研,大學四年之中雖然在不同的課程中有擔任過不同的工作,也是在嘗試過不同的職位之後才更確定自己最適合以及喜歡的工作。少年不戴花是我大四的畢業製作,也是我在學校的最後一個作品,畢業製作對每個即將要畢業的學生來說是十分重要的過程,所以我當然會選擇最能發揮能力跟想法的職位來做這個作品。



Q:”少年不做了哪些工作
范家綺:美術設計(場景道具)、服裝造型、劇照、週邊商品設計

Q:美術需要做哪些事前準備?
范家綺:看過劇本之後需針對內容做整理以及發想,必須要先有自己的想法之後再與導演討論細節,也要先提出參考的場景圖片與導演討論,當然具體來說是還有更多需要去做的準備(包括找參考道具、平面圖、還有與攝影燈光師的配合等等),但我覺得最重要的是了解整個劇本的精神,才能做出最符合影片風格的美術設計。

Q:這些工作中哪些是令自己最滿意?為什麼?
范家綺:少年不戴花所有自己參與的項目其實都很滿意(會太得意嗎?),這是以當時我還是學生的心態來回答,現在看來或許還有很多進步的空間,但我覺得這部片我因為執行的項目都是屬於視覺方面的工作,所以風格上來說也會比較統一,這也是我覺得都很滿意的原因,因為統一的風格會讓大家對這部片的印象深刻

Q:認為自己做的不夠好的地方?以現在經驗認為當時可以怎麼改進?
范家綺:學生時期因為很少拍片,再加上又是拍同學的劇本,難免會希望在美術上能夠讓大家能夠一眼就看出來強烈的美術感,可能會想盡辦法去製造一些特別的風格,而忽略了是不是符合真實或是自然,我自己覺得在少年不戴花的陳設上面有點過度誇張,其實可以再自然一些,但當時自己的得失心實在太重了很怕大家看不出美術的設計,很想大展身手一番。

Q:過程中遇到過什麼困難?
范家綺:應該是所有拍片的劇組共同會遭遇到的預算問題,其他問題倒是還好

Q:如何解決困難?
范家綺:因為後來得到文建會的補助所以將美術預算提高了(運氣很好)

Q:拍攝中是否有過爭執?如何解決?
范家綺:美術方面完全沒有遇到爭執

Q:畢業製作中學習到了什麼對現在有所幫助?
范家綺:因為在少年裡面做了滿多職位的,美術服裝都需要去執行,所以兩方面的成長都有,特別來說是少年裡面有很多是手工製作的道具以及場景陳設,所以在採購道具以及材料方面的知識算是增長不少,還有美術在陳設場景的時候與燈光攝影之間的配合。

Q:請問學姊目前工作以及工作情形?
范家綺:我現在都是在做接案的工作,關於美術方面的工作(場景陳設、平面設計)、也有一些平面攝影的工作,最近在拍攝新北市補助的短片,擔任美術的工作,主要是將一間已經廢校十幾年的小學改造成現在還有學生就讀的國小,因為場地原來已經有些老舊再加上完全是空屋,所以在找尋陳設的物品以及整理環境上花了滿多功夫的,預算也很有限,這也是一個挑戰。

Q:請對現在傳播系的學弟妹提供一些建議
范家綺:1.我覺得不管畢業之後要從事什麼樣的行業,現在在學校的期間可以好好把握時間,多去參與各式各樣的活動,不管是校內校外,相信在對於自己找尋目標上來說會很有幫助,其實自己在學校的時候功課不是特別好,也被老師當過,蹺課更不用說了,但我參與了很多方面的活動,像是音樂、設計,這些自己喜歡的事物乍看之下好像不是跟自己念的系很有關連,但其實無形之中累積下來的時間,能讓自己在思考事情上更廣泛一些,讓自己常常在思考還有感受的狀態我覺得很好。

2.任何事情在還沒真正去做之前千萬不要覺得不可能,這是我在畢業之後學到最深刻的事情,有些自己覺得不可能會去做或是覺得自己一定不喜歡的事物,不要在第一時間遇到就放棄,先試著去做,如果真的沒有興趣再放棄也不遲,其實我在學生時期是比較主觀的,很多事情我覺得不喜歡就絕對不碰,但畢業後開始工作之後,也會需要去接觸到自己原先不想接觸的事情,在自己完成了這項原本抱持偏見的工作後,就發現其實並沒有想像中的討厭以及困難,原來自己能做的事情其實很多,往後在接觸類似的事情,就會有解決的能力了。

3.出了社會開始工作之後真的會覺得當學生真的很自由,也會覺得在學生時期的想法跟創意比較不受拘束,我是覺得應該好好把握學生時期,去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也不用去想是不是會失敗,因為年輕就是本錢(嘆),在進入社會工作之前多經歷一些事物,失敗後就知道下次要怎麼做了。




2012年5月11日 星期五

第11屆黑朝電影-欸,我跟你說【編導 : 鍾文芳】

訪問對象: 第11屆黑潮電影-欸,我跟你說【編導 : 鍾文芳

採訪人員: 劉伊庭






Q:當初 欸,我跟你說……這部電影最初的構想是什麼?
鍾文芳: 「秘密」
有一個童話故事叫國王的驢耳朵。國王頭上長了一對耳朵,這件事情只有幫他理髮的理髮師知道,每當國王剪一次頭髮,就必須殺一個理髮師,以防他的秘密被洩漏出去。有一次,有個理髮師對國王許下承諾說他絕對不會把國王的秘密說出去,於是他逃過了一劫。但,人怎麼可能獨守秘密,理髮師走進森林裡,找了一個樹洞,朝著洞裡講國王的秘密,這樣他心裡就舒坦了。
風來了,把秘密從洞裡帶走了,秘密四處流竄,後來全國子民都知道國王頭上有驢耳朵。這應該就是結局吧,我忘了理髮師後來怎麼了。
王家衛的2046也有講到關於樹洞這件事。我覺得人生最精采也最重要的就是秘密。
真正傷人的不是祕密,而是藏不好的祕密……《第43個秘密》


Q: 當時拍 欸,我跟你說....的時後有發生很難忘或記憶深刻的事嗎?
鍾文芳: 1.)第一場戲就是在實踐大學開拍,那時候要用很多臨演,包括自己的同學、同學的朋友,朋友的朋友,或者是臨時抓來的路人,大概有50人吧。內外的壓力都很大,要顧好畫面、場面調度,還有臨演的心情、想法。外加實踐大學是有拍攝時間限制的,一整天的拍攝整個人都是繃緊的。
2.)在某個拍攝場景,忘了什麼事情,我跟攝影師當場吵了起來,他卡在廁所的門上抱著攝影機,我站在地上仰看著他,兩個人僵持不下,氣氛凝結,還好最後是燈光出面要我們先拍完這場戲再說。一個團隊有個和事佬很重要。
3.)片子有約三分之一的時間是拍幼稚園小朋友的,業界都流傳小孩跟動物最難搞,沒錯!幼稚園小朋友難控制程度超乎我想像,鏡頭外很皮的小孩,上鏡頭之後竟然講不出話、小女主角因為小女配角穿裙子而她穿褲子,跟我鬧脾氣,當場大哭,只能停拍一小時…...也曾經為了難以控制的小孩,讓我的脾氣失去控制。
那時候所有發生的事,在畢業多年後,回想起來都還滿好笑(或者說愚蠢)的。

Q:在拍 欸,我跟你說....這部電影前,身為導演妳自己做了哪些準備?
鍾文芳: 多看些電影,看鏡頭調度跟畫面色彩表現

Q:在朝陽就學期間印象最深刻或最有感觸的是什麼?
鍾文芳:大一上阿雪老師的課,從前一天晚上就戰戰兢兢,田野調查的上台報告或是劇本寫作的小組開會,每個禮拜三下午都是令人感到害怕的時光,哈哈!
維哲老師要去英國留學前,我們為了幫他歡送,拍了一段影片、辦了一個秘密歡送會,那是學期末,大家其實都快忙翻了,新聞學作業、表演學公演、校內實習,全部都卡在一團,但是大家有向心力完成一件事,每隔幾年再拿出來看也是滿值得回憶!

Q: 覺得當導演最大的挑戰是什麼?
鍾文芳: 全部的事情都是挑戰。

Q: 同一屆的其它畢製作品哪一組令妳印象深刻?為什麼?
鍾文芳: 少年不戴花,畢竟是我們的勁敵啊!哈哈!
但老實說,他們那一組的確都非常有才華,各司其職。

Q: 請問學姐目前從事什麼工作?詳細工作內容是?之前又有從事過哪些傳播纇工作嗎?
鍾文芳: TVBS節目「食尚玩家」執行企劃。
節目企劃發想、勘景、寫腳本、Promo製作、後製。
工作的前一年多都在做節目後製,後來轉為節目企劃。
 2010年前往大陸作外景節目編導,從拍攝、剪接、後製一手包辦,為期一年半。

Q: 對你而言拍電影的魅力與趣味是什麼?為何畢製會想拍電影?
鍾文芳:我喜歡聽電影拍攝時,底片捲動的聲音。還有光影在底片上的變化,這一切都必須等沖印之後才能分曉的成果。
在我畢業的那年,台灣電影業還處於低迷狀態,想說畢業之後走電影可能吃不飽,或許還要抵押家裡的房子,算了!如果人生只有一部電影作品,那就現在完成吧!

Q:說一下走入職場後曾遇到什麼樣的困難?你如何解決?
鍾文芳: (我的工作生涯滿順遂的,目前還沒遇到太大的困難)

Q:你認為學校所教的實際上在業界派的上用場嗎?學校與業界又有什麼不同?
鍾文芳: 理論上的東西,在業界真的派不上用場(但在學校還是要好好學習),但實作課程是真的滿有幫助的,無論是在寫腳本、剪接概念或是節目製作上,朝陽的實務經驗會比其他學校強一點。
在業界,所有的事情都是對自己負責,沒有被當掉再重修這件事,很多時候只有一次機會。


Q:可以傳授幾招幫助演員入戲的技巧給未來想當導演的學弟妹嗎?
鍾文芳: 請編劇(不一定是導演)跟演員說故事,關於劇本,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這個故事想傳達的是什麼!
另外,請去問你的表演學老師吧!

Q:接下來學弟妹們也要開始籌備自己的畢製作品,學姐可以給一些建議嗎?
鍾文芳: 當作一生一次的機會,好好去做吧!

Q:未來你真正想做的是什麼?為什麼為想踏入電視圈?
鍾文芳: 旅行,環遊世界。
一切都是因為我太懶得找工作,機會來了就去試試看,一路因緣際會,才有現在多數人稱羨的工作。

Q:你最喜歡的相關從業人員是誰(製作人/導演/演員……)?造成你什麼樣的啟發或影響?
鍾文芳:如果真要說的話,應該是我們節目的酗酒製作人吧。她工作原則是不加班,天一黑就必須要下班,做自己會喜歡的節目,人生就是要開心的過。不加班的原則其實是更有效率的完成工作。


Q:可以給即將踏入職場的學弟妹幾句勉勵或提醒的話嗎?
鍾文芳:好好揮霍青春,去做能讓自己開心的事。